公募费率改革持续推动行业激浊扬清 基金产品端降费稳步推进 降低销售费率“箭在弦上”

百科讲员

  ◎记者 赵明超

  2023年7月,公募费率改革正式拉开大幕。从主动权益类基金率先集中降费,到ETF、QDII基金、债券基金等多品类陆续跟进,再到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凭借差异化费率机制获得市场认可,公募行业的生态格局正悄然重塑。

  这场以制度优化为内核的费率改革,恰似一只“无形之手”,持续推动行业激浊扬清,为公募基金迈向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。

  让利投资者 费率持续调降

  近两年来,基金产品端降费稳步推进,呈现多元化、广覆盖的特征。2023年7月,头部基金公司率先降低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,管理费率从每年1.5%调整到1.2%,托管费率从每年0.25%调整到0.2%。

  截至今年7月10日,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年费率均已降至1.2%,新发主动权益类基金也均采取“1.2%+0.2%”的费率模式。部分基金更是将费率调至更低水平。7月9日,工银瑞信基金公告称,自2025年7月11日起,将工银瑞信价值精选混合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由1.2%调整至0.8%。据统计,目前超7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管理费年费率低于1%。

  公募基金的降费范围从主动权益类基金逐步扩展至更多品类。去年11月,多只宽基股票ETF集中降费,管理费年费率统一调降至0.15%,托管费年费率统一调降至0.05%。此外,今年以来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、平安中债-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等百亿级债券ETF也跟进降费。

  2025年以来,QDII基金成为降费新焦点。Choice数据显示,截至7月10日,目前只有6只另类投资QDII基金管理费年费率超过1.2%,其余QDII基金管理费年费率均处于1.2%或更低水平。

  近期多只债券基金、货币基金、FOF也主动调低费率。从整体来看,Choice数据显示,当前已有超千只基金采用“管理费年费率0.15%+托管费年费率0.05%”的最低费率模式,其中主要是指数基金与货币基金。

  在交易环节,公募佣金改革同样成效显著。自2024年7月1日起,《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》正式实施,要求调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,降低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。天相投顾数据显示,2024年公募基金券商分仓佣金收入为106.52亿元,较2023年下降超35%。

  费率下降直接惠及普通投资者。据晨星测算,在降费还没启动的2022年,公募基金的平均综合费率(不含货币基金、按规模加权计算)是1.41%。2023年,基金的平均综合费率下降到了1.29%。2024年,基金的平均综合费率进一步下降到了1.03%。其中,2024年因管理费和托管费下调帮助投资者节省费用超150亿元。

  强化获得感 产品设计下功夫

  除了降低费率,基金产品端创新也在加速推进。5月7日发布的《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指出,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。5月16日,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集中上报,5月23日即火速获批。

  与以往浮动管理费基金不同,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的费率设计更为精细化,真正实现“千人千面”。具体来看,当投资者持有一年以后赎回产品时,基本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,适用基准档(1.2%)费率;年化收益水平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,适用低档费率(0.6%);取得正收益且年化收益水平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,适用升档管理费率(1.5%)。此外,投资者若在一年以内赎回产品,则不适用分档安排,一律按基准档费率收取管理费。

  这一机制将管理人收益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,得到市场积极响应。截至7月10日,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中已有24只产品成立,发行规模合计为226.8亿元。此外,华商基金、信达澳亚基金旗下2只产品募集情况整体良好。其中,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宣布将募集截止日提前至7月11日。

  在首批产品的示范效应下,7月4日,第二批11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上报。从产品投向上看,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产品,而第二批基金进行了更多探索,出现行业主题基金,主要覆盖高端装备、医药、制造业等主题。

  “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将管理费收入与投资者收益挂钩、与业绩比较基准进行比较,强化了对投研能力的激励,使得基金管理人更加注重阿尔法收益的挖掘,而非依赖市场贝塔收益。浮动管理费机制重新定义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关系,将有效激励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提升专业投研能力、超额收益挖掘能力、风险控制能力,优化全行业的投研文化。”东方红资管表示。

  改革向深行 将降低基金销售费率

  目前公募行业前两阶段的费率改革工作已全部落地,第三阶段的销售费率改革也箭在弦上。中国***主席吴清今年1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要进一步降低公募基金的综合费率,在已经降低基金管理费率、托管费率、交易费率的基础上,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,预计每年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元的费用。

  《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提出,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,出台《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》,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。

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公募费率改革持续推进,有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,推动行业从“重规模”向“重回报”转变。“基金的费率越低,其跑赢同类并长期存续的可能性就越高。”晨星全球基金研究主管Laura Lutton研究发现,无论在美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,低费率的基金更容易存活下来,并且业绩表现优于同类平均水平的能力也越强。

  在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王彦杰看来,长期来看,公募费率改革有助于改善投资者体验,在投资管理方面,行业加强对基准的重视和对风格漂移的界定,将有利于投资者体验的改善。

  “公募费率改革在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行为上有一定成效,但要真正提升其获得感,机构需要具备强大的投研能力,精准把握市场与行业趋势,创造良好业绩,还需优化风险管理,控制回撤,保障投资者资产稳定。同时,强化投资者教育与服务能力也至关重要,要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,合理规划投资。”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