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德龙:多路增量资金入场是本轮行情实现突破的重要推动力

百科讲员

  随着市场突破3500点后再次冲击3600点整数关口,投资者的信心得到极大提振,看牛市的声音也越来越多。从一季度炒人形机器人,到二季度炒创新药、英伟达产业链等,再到本周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板块、海南自贸港板块轮番上涨,两市日成交量再次回到1.5万亿元以上。上证指数也一度突破3600点,创下年内新高。历史上,真正有效突破并站稳3500点之上的情况仅有三次,且每次站稳后都开启了一轮牛市行情,这次可能也不会例外。

  自去年9月24日重磅政策出台以来,国内市场先是出现一波快速上涨,随后进入宽幅震荡。近期市场有效突破箱体震荡的上沿,逐步形成上行趋势,投资者对后市的信心进一步增强。

  从几个方面分析当前市场情况,近期市场的回升源于资金面的变化。在美元指数持续回落的背景下,人民币今年上半年相对美元出现一定升值,人民币资产估值随之提升。被教科书视为无风险收益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超过4.8%,这表明美债已不再是投资人眼中的无风险资产,而是具有风险的资产,这也吸引更多资金流入A股和港股等估值具有吸引力的市场,重新进行资产配置。过去几年,人民币资产中的股市出现回落,如今投资吸引力大幅上升,外资流入A股和港股的迹象明显,上半年流入量达101亿美元。南下资金对港股市场的上涨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。

 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面临居民储蓄大转移的局面。过去几年,优质资产荒是突出矛盾,如今市场上难以找到收益率较高的产品,一年期存款利率更是降至1%以下。相对而言,A股市场一些优质股票的现金分红率超过3%,甚至高于很多银行理财的收益,这吸引着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。居民对适度高回报的权益资产配置需求持续提升,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今年明显上升,资金面进入正循环。

  从成本曲线来看,当前市场资金多数处于盈利状态,具备较好的赚钱效应。机构投资者加仓银行等大盘蓝筹股,推动指数向上突破;而险资等机构投资者当前配置A股的仓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,这也为后续市场进一步上涨带来机会。

  当市场逐步形成赚钱的牛市走势,投资者要耐心等待牛市的到来,抓住机会,深入做好基本面研究,配置好行业、好公司、好基金以获得良好回报,而不应追涨杀跌、频繁交易。情绪驱动下的频繁交易,往往是很多投资者难以获得长期盈利的根源。

  在市场波动时,要坚守价值投资理念,不过度关注短期市场波动,而是聚焦长期行业赛道的机会。许多投资者在投资时容易受羊群效应影响,追逐热点、追涨杀跌,这也使得不少人将股票市场当作纯粹的交易市场,最终出现亏损。做投资有时需要逆向投资,一些调整到位的优质股票或许更具备低位布局的价值。

  也有部分投资者在过去几年受锚定效应的影响较深,这种效应在投资中的体现是,很多人将所持股票的历史最高价及买入成本作为两个锚点。尽管许多公司的下行趋势已然确立,但由于这两个锚点的存在,不少投资者不会理性地调仓换股,而是一味持有趋势向下或行业已恶化的股票,最终导致深度被套。一旦深度被套,就会陷入被动,很容易错过一轮行情。

  从当前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看,消费、金融、科技都是受益于经济转型的方向,且今年呈现出轮番表现的态势。不过在消费领域,今年主要炒新消费,传统消费表现较为低迷,但业绩优良、分红率较高的品牌消费品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。因此,在其股价出现较大下跌后,反而成为资金中长期布局的重要方向。

  坚持价值投资、抓住市场大的趋势性机会,是较好的投资策略;而追涨杀跌、频繁交易,则是很多投资者亏损的根源。建议大家坚定信心、保持耐心,在这轮行情逐步确立的背景下抓住机会。事实上,大部分人依赖工资性收入,而资产越高的投资者往往越依赖财产性收入,这是普遍规律。因此,提高优质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,抓住这轮行情的机会以提升财产性收入,是较为可行的策略。

  巴菲特曾幽默地说:“如果你到现在都没找到睡觉都能赚钱的办法,那么你不得不工作到死。”这话非常有道理。这也要求大家不断提升认知,学习宏观分析、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的方法,践行价值投资理念,成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,在市场波动中把握机会。而价值投资是取得长期投资成功的法宝,这也是巴菲特反复强调的观点。

  (作者系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、基金经理)